** 以下內容由用戶提供,88DB 不為內容之準確性作任何保證,如你認為此內容不妥,請「接此」回報給我們。

粵曲之「南音」

533 2
廣東粵語一系之粵曲迷、南音迷都知道廣東之粵語說唱曲藝中有南音、木魚、龍舟、粵謳(又名解心腔)、板眼等不同形式,各種曲藝之分別在:腔不同、樂器之使用不同,然而上述都是協韻的七字句。換言之,同一篇七字句文章,善唱者可以把它唱成上述任何一種,而就中最為人喜愛的乃是南音。

現存於香港大學、日本天理大學、歐美各大學,以至各地私人手中之清代南音曲本(清代早期的不叫南音,而叫做木魚書),何止一千冊!然而由於六十年代演唱長篇南音之「地水」(瞽師,音樂人)紛紛老去、逝世,僅有少數錄音留存(而且流傳不廣),一下子廣東省各縣各村,以至廣州、香港、澳門各地數百名盲唱家的首本曲都失傳了!

南音在廣州、澳門瀕於失傳,當然任何會唱粵曲的人都會哼幾段南音,但那是簡單化的戲曲南音,不同於較複雜的盲人「地水南音」。

香港聽眾是較有耳福的,有心人尚可以訪到已故的盲人杜煥、劉就所錄灌的十多首曲,以及近十年有心人所學所錄的數曲,但多年來演唱的亦不外反複推出<<客途秋恨>>、<<男燒衣>>、<<霸王別姬>>、<<大鬧梅知府>>等,不要說聽者生厭,唱者亦已不想唱。

原來南音書是空有文字,不附印工尺樂譜,甚至拍子「丁板」符號亦無,若不曾聽過老一輩盲人那千錘石煉的藝術化唱法,吾人只能按「大紋大路」之下句、慢中快、八拍、四拍等方式唱出。「唱得到」,但「唱不好」!奈何!

「地水南音」到底有何妙處?

曲詞方面:
南音有雅曲、俗曲、諧曲之分。雅曲若<<客途秋恨>> ,近年譚惜萍先生新撰的<<金風剪玉衣 >>、<<琵琶湖畔枕經眠>>,都是與唐詩宋詞爭美的雅詞,可唱可讀,此種被吸收入粵曲。
俗曲者若<<男燒衣 >>、<<霸王別姬>>、<<夜偷詩稿>>、<<歸家憶郎>>、<<大鬧梅知府>>,其詞句原本亦是頗文雅的七字句,而盲人加入大量生活化之口語,如「哎呀」,「做 」、「使 」,「佢地、我地」…..,使之成為另一方式動人的故事說唱。
又有一類文句諧俗,聽之令人捧腹如<<盲佬觀燈>> 、<<肥肥減肥>> ,是為諧曲。此種曲一般以急板唱之,名之為「板眼」,己故杜煥瞽師云「板眼乃是旋律變化之急板南音。」

音樂方面:
地水南音將七字句可唱成八拍(有快、慢二種)、七字句又可唱成四拍(亦可分快、慢),七字句又可唱成更快之流水快板,這是節奏之變。
其起板序曲方面,一般有十板南音板面、八板南音板面、南音短序、乙反音短序等,這是「通行」的,而老輩盲人為求吸引聽客,又各有其特別的板面序曲,例如劉就的唱片<<梅知府>> 及廣州已故盲人陳鑑的平腔南音板面,都是與別不同的。
句與句間的長、短過門,亦叫「序」,固然是變化多端,陳鑑的平腔音序更是獨家,若不聽其錄音,驟然間是無法與他合奏的。

調性方面:
地水南音有堂皇穩定的「正線」調式,以合上尺工六五為旋律骨*****音,少用乙(7)、反(4)兩音。另有以合乙上尺反六為旋律骨*****音的「乙反腔」,此式少用士,工(6、3)兩音,而多用乙、反兩音,故名「乙反腔」,又叫做苦喉,言其悲苦動聽。